目前分類:媒飛攝舞遊於藝 (31)
- Nov 18 Sun 2018 18:25
向上好風光
- Sep 16 Wed 2015 20:16
你對琴聲藝動社團的選社觀察
- Sep 02 Tue 2014 21:35
Ray的媒體素養教室開班了
位在頂樓的一般教室,除了悶熱之外,空間也相當有限,故設計上採挑高加氣窗。若沒有學生上課,純欣賞用,是蠻不錯的。
要開氣窗則須找一把相當高的梯子,很想開了就不要關,但怕下雨刮風,所以還在思考開與不開,To be or not to be, that is the question(莎士比亞)
一般教室要變成『專科教室』,在佈置尚需花點巧思
- May 04 Sat 2013 10:44
海洋教育很簡單-編導演攝戲See賞
執著的為了海洋付出,其實就是希望未來我們的下一代還能夠擁抱海洋的美好。
廖敏慧是成大醫學院臨床藥學研究所,海洋環境保育工作者。於國家地理雜誌看見信天翁胃中充斥各式塑膠物品的死亡照片,啓發關懷海洋的動機,投入海洋研究的世界,發現人類塑膠垃圾對海洋及大海中浮游生物造成威脅,亦產生兩倍於德州大小的北太平洋垃圾渦流,為了瞭解更多海洋實際現況,從夏威夷至溫哥華,以22天、將近三千公里的航行,以自身活動提醒大家更重視海洋現況。
當學生看了廖敏慧的影片後 決定用舞台設計的形式 體現海洋生態之美 進而呼籲大家重視海洋的生態保育
問題是:這個黑盒子裡面到底要呈現哪些風景?如何呈現?
- Dec 11 Tue 2012 19:17
101教育部媒體素養精進計畫_媒飛攝舞遊於藝
- Dec 09 Sun 2012 21:13
看少年Pi的奇幻漂流,學....
- Sep 15 Thu 2011 23:00
基測KUSO版-賽得克巴萊
話說三十年前小魏看著桌面上的歷史考卷,(註:虛構人物,反思重複練習是否能培養出今日的魏導)
考題是:大魏在網路上看到一張海報(註:以賽德克巴萊網站的文宣為例),
原來是拍攝 1930 年的原住民抗日事件的電影平面廣告。
- Aug 17 Wed 2011 16:15
媒體素養很簡單,Kuso巴萊戲See賞
- Aug 16 Tue 2011 09:14
媒體工作者試著說服觀眾接受節目內容的設計,而且讓你覺得這樣的想法是重要的。
- Aug 10 Wed 2011 00:11
媒體素養很簡單,日常文本戲See賞
- Aug 01 Mon 2011 10:48
媒體素養很簡單,編導演攝戲See賞-專訪教育局長篇
- Jul 19 Tue 2011 10:50
學習遊戲
- Jul 15 Fri 2011 14:29
編導演攝很簡單-基測試題戲See賞(故事篇)
- Jul 15 Fri 2011 14:15
編導演攝很簡單-基測試題戲See賞(旅遊篇)
- Jul 14 Thu 2011 17:03
猛假新解-樂器化作武器 向上團隊
意義是三小 ? 我只知道義氣不懂意義──(艋舺)
在沒有正確認知下便相信此句話〈即題目所謂「不思不想,就隨著這層假象的翻覆,而哭哭笑笑起來」〉,便很有可能對行為產生偏差。教育部長吳清基於2010/3/8表示孩子出現問題會顯現於學校、惡化於社會。判斷媒體傳達的訊息是否具有正面意義便能控制整個社會成本的支出。莊明宇
- Jul 14 Thu 2011 16:01
307中醫診所-向上教學團隊
編導演攝的專業都在影片中
透過自製影片,省思學生使用媒體的現況
例如:1醫師的專業形象 2閱聽人不自覺接受媒體所傳遞的訊息3模仿電視廣告之餘可有創新之舉這些思維都可以提升學生的媒體素養
- Jul 14 Thu 2011 09:35
「從文意判讀體驗創作思想」課程設計之分析
「從文意判讀體驗創作思想」課程設計之分析 國文老師 莊佩綺
範例:「306.25.深夜加油站遇見蘇格拉底」
一 學生能習得之能力
1「佳句的選取及詮釋」─培養學生從閱讀及生活中摘錄能感動自己或有所體會的雋永佳句,並寫出自己對此佳句的詮釋,讓學生能再三反芻此句的意涵。
2「題目的設計」─學生了解文意之後,從生活實例中(自己或別人的經驗、社會新聞事件)融合佳句的意涵設計題目,由於題目須設計選項,此過程可讓學生釐清文意,對文句有清楚的判別能力。
- Jul 14 Thu 2011 09:24
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本校推動媒體素養教育以「媒開眼笑遊於藝-編導演攝精彩100」專案,獲選為第七屆宏碁數位創意種子學校,並參加教育部教學卓越獎競賽。請同學以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為主題,運用不同的媒材(文字、聲音、平面圖像、動漫、照片、影片及其它可能元素單一表現或複合運用,作品表達方式不限)將創意釋放出來。
說明:一件事希望鎖定的範圍為日常所接觸的媒體訊息 307莊明宇文字表現
咖啡廣告──生命就該浪費在美好的事物上。看到這句話,可能會產生一個問題:「為什麼要用浪費兩個字?花在美好事物上的時間不應該是充實的嗎?」於是查了「浪費」在字典裡的定義:沒有節制、無益的耗費。所以又問了國文老師,老師說「美好的事物」不一定能讓自己獲得成功,恣意隨性埋頭去做,不在意這些後果,於是有可能形成一種浪費。而我又想了想,覺得或許這是一種享受當下的浪漫吧!
看法上雖然是不同的,但接收了這樣的資訊便會不由自主的覺得美好的事物是它的咖啡。於是廣告的目的達到了──讓閱聽人買‧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