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演藝術若能結合音像藝術,不但能透過科技紀錄表演的學習歷程,留下珍貴的資料作為討論的焦點,也能順勢推動媒體教育,更能將藝術教育落實於中等學校課程。

媒體教育課程內容所依據的八項核心概念(Ontario Ministry of Education,1989)

1、所有的媒介訊息都是被建構出來的(all media messages are constructions) 
媒體所呈現的內容並不全然是單純外在真實的反映,而是經過刻意選擇,常是許多因素折衝角力的結果。媒體教育就是試圖解構這些隱藏在媒體訊息背後的機制,讓學習者了解為何會呈現這樣的媒體面貌。

2、媒介建構了所謂的「真實」(the media construct versions of reality)
打從一出生,我們就根據媒體所提供的訊息建構這個世界的圖像,我們對世界的觀察與經驗往往是透過媒體,也因此媒體塑造了我們對週遭一切該有的態度與看法。

3、觀眾會自行解讀媒介所傳遞的訊息意義(audiences negotiate meaning in media messages)
面對媒介訊息時會因個人不同的興趣、需要、心情、種族、家庭、文化等背景而有不同的詮釋與交互作用。因此同樣的一齣戲,觀看的對象很可能有非常歧異的感受,媒體教師應該尊重每個學生的觀點。

4、媒介訊息包含著商業利益的考量(media messages contain commercial implications) 
大多數的媒體產物都是商業產品,也都需要獲得利潤,以電視為例,不論是新聞、運動還是娛樂節目,都要看能吸引多少觀眾以及能否得到廣告支持而定。媒體教育就是要讓學習者知道節目時段、內容安排、收視率、廣告對象、市場考量是如何運作。媒體教育也包含所有權(ownership)、控制(control)以及相關議題的探討。目前各國的媒介經營趨勢大都朝向所有權集中在少數人之手,或是不同的媒體企業合併,如此也意味少數人就能決定播出哪一個節目、觀眾可以在螢幕上看到什麼、我們會聽到哪些歌曲、何種議題會被討論報導。

5、媒介訊息有意識型態及價值觀(media messages contain ideological and value) 
  所有的媒介產物不可避免的都含有意識型態或透露某種價值觀,比如宣揚生活方式或價值理念,並傳遞兩性、種族、職業、年齡等各個層面的文化意涵。

6、媒介訊息包含社會與政治的應用(media messages contain social and political implications) 
媒介在政治及社會層面上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媒介讓我們關切民生、飢荒災難、SARS,也影響民眾對候選人的支持度,媒介所建構的議題甚至能帶動風潮左右觀眾的喜好,引導時尚流行。

7、媒介訊息的形式與內容是緊密結合的(form and content are closely related in media messages) 每種媒介都有其特定的呈現方式和特質,掌握這些資訊能讓我們更深入的了解媒體訊息的意義。教師應教導學生了解不同媒介所使用的符碼與形式特質,才能方便他們運用與解讀媒介訊息。

8、每種媒介都有獨特的美學形式(each medium has a unique aesthetic form)

媒體教育不單讓學生了解媒介文本,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欣賞每種媒體獨特的美學形式。 這種喜悅來自於觀眾懂得欣賞影片拍攝手法、分析詩句中的排比與暗喻、感受音樂中的節奏與氣氛等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媒開眼笑社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